裝修攻略 | 讓小戶型秒變大
小戶型的房子居住成本低,是年輕人首次購房的首選。但對于有家庭成員多的小伙伴來說,就有點兒不夠住了……
床要買大點,要有一塊衣帽間,廚房也要大點,要有兒童活動區域·····但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的,怎樣才能把有限的空間里更好的利用,讓家變“大”呢?領航裝飾總結了幾個讓小戶型變“大”的裝修設計妙招,讓你在空間相對有限的情況下,還能優雅地享受小居室改造帶來的成就感。
01小鏡子大空間
不得不承認,鏡子是一種裝飾性很強的東西,不僅因為它本身的造型豐富多樣,也因為它的反射性能,正如園林設計中“互相借景”的手法一般,它可以帶來更豐富的表象和更深遠的視感,使房子看起來大很多。
02增加空間通透性的家具
小戶型要避免使用過于笨重的家具,材質大多選擇透明、反射、高拋光質感的;造型以簡約小細腿兒為主;顏色傾向于亮色系的。相反,歐式皮質沙發、厚重實木茶幾……最好都和它們斷絕緣分。這些都能增強感官上的延展性,達到室內空間“寬敞明亮”的效果。
03 巧用墻面置物架
既然落地面積有限,那么我們就在垂直收納方面下功夫——空白墻面是可以利用起來大做文章的。電視墻、過道、沙發背景這些地方安裝幾個置物架,把盤、碟、書籍等雜物收納進去,既節省臺面空間,又方便隨手取放。
如果你是個買書如山倒的文藝青年,還可以在墻上做內置收納柜,打造一個Home Library,絕對驚艷。
04頂天立地的窗簾
窗簾別裝半截,落地窗簾更大氣!也就是讓窗簾上至墻頂,下至地面,不用留出窗框到墻面頂端那一截距離。
這是為了維持視覺的連貫性,在小戶型中應該尤其注意空間上下的拉伸感,否則你的層高一不小心就會被“吃”掉一截。(同理:復雜的吊頂會壓低層高;與地面同色系的踢腳線會抬高地面,令空間變矮……)
05 開發儲物空間
住宅改造界一直流傳著日本設計師青山周平爆改史上最小學區房的佳話,他之所以能在小小空間里滿足多種生活需求,正是因為極大利用了家具的變形功能和儲物空間。所以,合理又巧妙地開發儲物空間,選用那些帶有折疊、拆裝、收納功能的家具,是小戶型必不可少的法寶。
06 減少硬質隔斷
想象一下,本來就不大的居室還打了各種實體墻面隔來隔去,是不是特別添堵?減少硬質隔斷,用紗簾、屏風、儲物柜等做軟隔斷就好很多。如果空間較為局促,甚至不需要軟隔斷,可以通過不同的地面材質搭配來劃分區域。比如:利用吧臺、操作臺做自然隔斷,或以地板與瓷磚的拼接形成功能區的自然分割。
07 增加彈性空間
人們通常會用幾室幾廳來定義一間房子,但事實上,住宅的個性是由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居住需求來決定的。只要一張可拉伸榻榻米,書房一秒變客房;還設計了一種特別的桌子高度,讓桌子可以同時承擔茶幾與餐桌的功能,這塊區域也就可以同時作為會客廳與餐廳使用。彈性空間既能提高空間利用率,又能靈活地適應家庭生活需求。